訂單預警!新一輪消費終端砍單拉大幕,小米、立訊、藍思等紛跨界求生
業(yè)內周知,自2021第四季度以來,消費電子產品需求不斷走弱,終端廠商由前三季的加大備貨力度,迅速進入去庫存化的階段。受消費電子疲軟的影響,上游電子元器件不管是銷量還是價格也都出現明顯的下滑趨勢。
消費電子持續(xù)疲軟,終端廠商砍單不斷
消費電子市場的疲軟,從最新的出貨量上可以得到充分驗證。據全球權威調查機構Canalys 公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為3.11億臺,同比下降11%;其中中國大陸智能手機出貨量為7560萬臺,同比下滑18%,環(huán)比下滑13%。
從眾多手機終端廠商的一季度的表現來看,除了蘋果和榮耀出貨量在增長外,其余手機廠商同比都呈現出大幅下降的趨勢。其中,OPPO的出貨量總共為1390萬臺,同比下降了34%;vivo的出貨量為1220萬臺,同比下降44%;小米出貨量為1060萬臺,同比下降了22%。
2022年第一季度中國大陸手機出貨量
手機終端市場的持續(xù)低迷,導致相關廠商不得不做出砍單的決定。據此前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透露,中國主要安卓手機品牌今年迄今已削減約1.7 億部訂單,約占原2022年全球出貨計劃的20%。此外,據《日經亞洲》的報道,蘋果也調整了今年iPhone SE的訂單量,訂單削減幅度達到了20%,數量超過1000萬部。
2016年Q1-2022年Q1中國大陸手機出貨量
除了智能手機外,在過去兩年因為疫情居家辦公、網課等熱潮而重獲第二春的PC市場,也在2022年第一季度遭遇滑鐵盧。根據Canalys的統(tǒng)計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整個PC市場(包括桌面PC、筆記本、平板電腦)出貨量為1.18億臺,同比下降近3%。值得一提的是,作為應用場景較弱的平板電腦,已經連續(xù)三個季度出現下跌。
量價齊跌,供應鏈公司業(yè)績大幅下滑甚至出現虧損
據了解,智能手機等消費電子的銷量疲軟已蔓延至上游供應鏈市場,如今出貨下滑、產品單價走低、競爭激烈已成為困擾消費電子供應商的重要難題。
業(yè)內人士指出,由于謹防今年再次出現類似2021年嚴重缺芯的情況,智能手機等消費電子供應鏈廠商此前曾一度瘋狂備貨,導致目前普遍庫存壓力很大。據市場預告,今年整個消費電子市場對芯片的需求恐怕將同比下降30%左右。
手機行業(yè)低迷逐漸蔓延到整個產業(yè)鏈,包括SOC、射頻模組、CIS芯片、存儲、WIFI模塊、CPU、AP等產品未來需求將會受到一定沖擊,其中中低端產品供應商受影響相對較大。值得一提的是,根據ercury Research的報告顯示,2022第一季度桌面PC x86 CPU出貨量同比下跌高達30%,創(chuàng)下了史上最大單季度跌幅。
值得注意的是,消費電子廠商除了在銷售端需要面對量價齊跌的問題,在采購端也要進一步承接晶圓制造等上游原材料上漲的成本。在這種兩難的情況下,很多廠商的產品銷售價格和采購價格出現倒掛,導致眾多公司從去年四季度開始業(yè)績大幅下滑,甚至出現虧損。
根據SW消費電子板塊2021年的年報數據來看,2021年消費電子板塊營收11282.20億元,同比增長15.18%,歸母凈利潤497.38億元,同比微增0.16%,已經開始出現增收不增利的情況。
消費電子細分領域上市公司2021年業(yè)績同比增長情況
此外,從最新的2022年Q1數據的數據來看,2022年Q1消費電子板塊營收2747.48億元,同比增長17.12%,歸母凈利潤為97.38億元,同比下降14.61%。從細分領域來看,受需求下滑的影響,射頻、結構件、光學、蓋板等領域的上市公司業(yè)績出現明顯的下降。
拓展新增量市場,消費電子龍頭紛紛跨界求生存
在消費電子市場表現疲軟的當下,產業(yè)鏈廠商為了保持經營的穩(wěn)定性,開拓新的利潤增長點,成為了未來生存與發(fā)展的必然出路。
事實上,產業(yè)鏈上的部分龍頭企業(yè)近年來早已未雨綢繆,開啟了多業(yè)務布局。比如元宇宙、新能源汽車、AIOT、光伏等市場空間較大的市場,已經成為消費電子廠商新業(yè)務領域布局的重點方向。其中,立訊精密、歌爾股份、藍思科技等消費電子產業(yè)鏈龍頭在新業(yè)務領域的布局就是典型的例子。
據了解,立訊精密在與蘋果深度綁定的同時,也在不斷進行外延式擴張以實現業(yè)務的橫向拓展。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車市場,是立訊精密重點拓展的領域。立訊精密董事王來春表示:“智能汽車是中國汽車人百年不遇的機會,如果以3個5年看的確不小于消費電子。立訊要把握這一機會做強做大汽車產業(yè)Tier1的板塊,最好的窗口期可能就是在未來10年左右?!?/p>
為了公司新的業(yè)績增長點,藍思科技目前也將更多的資源向智能駕駛汽車和智能穿戴領域等新興市場傾斜。據了解,藍思科技在汽車領域目前主要產品有中控組裝整件、B柱、儀表盤、充電樁等,并且仍在拓展其他汽車部件相關業(yè)務。藍思科技表示,公司位于黃花園區(qū)的車載募投項目將于2022年建設完成,上海臨港的汽車項目也在積極推進,新能源汽車業(yè)務將為公司2022年整體業(yè)績做出較大的貢獻。
值得一提的是,在元宇宙概念持續(xù)火熱之前,歌爾股份就已經在VR/AR賽道進行了深入布局。通過近10年時間的持續(xù)研發(fā)與投入,近年來公司VR業(yè)務迎來爆發(fā)。據歌爾股份介紹,目前公司已經同業(yè)內頭部品牌廠商Meta、索尼、聯想等客戶以及高通等知名戰(zhàn)略合作伙伴一起完成了多款明星VR/AR產品的研發(fā)和量產上市。受益于VR產品的放量,公司盈利能力進一步得到提升,根據公司的預測,今年上半年業(yè)績有望實現20-40%的同比增長。
除了供應鏈廠商陸續(xù)斥巨資拓展其他業(yè)務外,消費電子終端廠商也在積極謀求公司新的利潤增長點。其中小米和華為就是典型的代表。
在去年小米春季新品發(fā)布會上,雷軍宣布小米正式進軍智能電動汽車行業(yè)。據了解,未來十年,小米將投入100億美元在智能汽車領域。目前,小米汽車已經落戶北京經開區(qū),未來計劃分兩期建設年產量30萬輛的整車工廠,一期和二期產能分別為15萬輛。此外,根據最新的消息透露,小米將于今年三季度推出工程樣車,預計2024年首車將下線并實現量產。
和小米不同的是,華為公開表示自己不造車,而是聚焦利用自身積累的ICT先進技術與車企合作幫助車企造好車。據了解,華為先后與長安、廣汽、北汽以及小康股份等企業(yè)達成戰(zhàn)略合作,均將推出采用華為方案的新車型。
從華為參與造車的發(fā)布歷程來看,2020年10月,搭載了華為智能網聯、智能電動的解決方案的ARCFOX極狐阿爾法T上市交付,開啟了5G智能汽車時代;2021年4月20日,華為與賽力斯聯合打造的賽力斯華為智選SF5正式入駐位于上海的華為體驗店;2021年11月19日,極狐阿爾法S全新HI量產版亮相,該車型是首款搭載華為智能座艙-鴻蒙車機OS高端純電量產轎車;2021年12月23日,華為與賽力斯聯合推出的全新高端品牌AITO,開啟了在中型豪華SUV上的布局。隨著近年來一系列車型的陸續(xù)量產上市,標志著華為已經成為汽車市場中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寫在最后
目前,手機市場早已接近飽和,5G換代帶來的紅利也逐漸消失。在消費電子持續(xù)疲軟的情況下,眾多廠商紛紛選擇在原有業(yè)務的基礎上,去探尋其他新的業(yè)績增長點。不管是出于主動還是被動的目的,這都是相關公司在業(yè)績大幅下滑甚至出現虧損的背景下,企業(yè)未來生存與發(fā)展的必然選擇與出路。
編輯:ZQY 最后修改時間:2022-07-15